打开App

Stella的下厨记 LV.4

粉丝 8104   关注 4

关注
菜谱 全部11道
收藏TA的菜谱
笔记 全部38篇
20253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2016年
6 8月
云南红三剁 不循规蹈矩的搭配。
8评论
2014年
10 9月
手指尖的酸甜【蜜汁番茄酱烤肋排】 撒芝麻是为了拍照,建议大家做时不撒芝麻,有点破坏酸甜口感。 我家的文艺老妈,煞是喜欢这款排骨。
69评论
5 9月
宠爱大米【腊味双拼煲仔饭】 每隔时日,都可能吃上一锅煲仔饭。难道是饭桶的生物钟?
60评论
20 8月
青椒肉丝 它是很多人的厨艺入门菜。 它也是永远不会吃腻的菜。 我曾吃过的最好的青椒肉丝,是在很多年前。现在,很难做出那样的味道。 猪已不是当年的猪,青椒也不是当年的青椒。不要妄想指责它们,因为,我们也不是当年的我们了。
93评论
川系鱼香味的起源【老四川豆瓣鱼】 某日的豆瓣鱼饭。 在某人的循循善诱下,俺不情愿地插上了2根葱。
49评论
让肉徒投降的准素菜【腊油渣炝炒手撕莲花白】(又名圆白菜) 在我家餐桌,它的出镜率,借用当下流行一个词,妥妥的。
57评论
19 8月
让米饭告急的传统川菜【熊掌豆腐】 另一份熊掌豆腐,某人执意认为,俺的厨艺有退步的迹象。
88评论
公仔面 我始终摆脱不了它是方便面的阴影。
61评论
17 8月
熊掌豆腐 硬盘积压不少近日的菜菜,大家请。
49评论
豆粥和小菜 嗯粥真舒服,和多日琐事say goodbye.
33评论
4 8月
人家就系土肥圆【乡村椒香干煸肥肠】 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山水到市隅,先人的虔诚足影。轮回。 前世面朝黄土上, 今生盼得乌帽赏。 身向朝野风光好, 魂望故里好风光。 它朝亡灵下黄土, 来世甘为打渔郎。 前世,今生,来世。人。人。 城市,文明,终究是肉身的归宿。世外,桃源,始终成心头的念想。 已经好些年,农家土味乡风逆袭。木质的做旧桌椅,土陶的粗糙碗勺,时不时,好像还能撞上一个吆喝的辫小二。不会有人微词,似乎好味道就该是这个调调。 时尚玩转了你我的心跳, 还是质朴可以守住心房。 谁不曾愿想。六月杏花村,炊烟袅袅升。斜阳,小院,板凳。孩儿膝下绕,二老高坐堂。柴火红映桃花面,灶上郎炒肥肠香。红烛胭脂霓裳舞,灯下书生笔墨扬。 是谁说,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抛弃了生活。前世,今生,来世。人。人。
79评论
1 8月
让肉徒投降的准素菜【腊油渣炝炒手撕莲花白】 倘若你要问烹饪手法对于菜肴的重要,二话不说,很可能我会先拉你去菜场买上一颗莲花白。 原生态下,它的素淡很难让我心生爱慕。直到炝炒的点石成金,终于命中肉者那颗游移的心。 足够清脆,甘甜,泾渭分明。质地较绿叶菜细密,但纤维又不似根茎族那般顽固。只有这般身子骨,在花椒与辣椒的烈火强攻下,依然饱满,竟能来者不拒地沾染辛麻的江湖气还不失骨子里的清甜。 不是所有的蔬菜都经得住炝炒,就像不是所有的书生都混得起江湖。 清炒的斯文,始终震慑不住肉者的霸蛮。不如呛他一仗,定要舒服得满地找牙。
62评论
28 7月
清新范儿【泡红椒杏鲍菇小炒肉片】 杏鲍菇风靡,也就是这几年的事。 系出菌门,论鲜美,似乎它乏善可陈;讲名贵,个位数的人民币就可以揣上几根回家。当然,要比个头的话,它该是"姚明"级别的。 一时间,火锅店,干锅堂,凉菜铺,大小食肆,川楼粤馆,都能撞见这个活跃的胖墩儿。 它确实是讨喜的,素净的纤维,荤厚的口感。普天之下,"每天挣扎一百遍"的,世界第四大宗教"减肥教",不会放过它。 当我路过菌菇摊的时候,终究带走了这个胖墩儿,为了讨好家里的那个胖娃儿。 或许,想到以三位数的老人头才能能搞定个位数的松茸菌,此刻用个位数的毛爷爷就能把"姚明"签下,实在不该错过吧。
58评论
25 7月
酸爽开胃小菜【凉拌红油手撕笋】 节气,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季节交替的日子里,空气蜕化的灵敏氛围。 时节催生的食材,生命短暂。物以稀为贵也好,心生爱怜也罢。古往今来,时令味道一直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节气,中国人对四季的传统感知。 竹笋,历代文人骚客的写意珍肴。 盛夏,新鲜春笋早已远去,只留下一丝让人回味的曼妙背影。菜场转悠,酱菜摊上的水发竹笋还是留住了我的双脚。 清粥小菜,凉拌笋丝是太好的选择。脆韧相交,竹香韵味。最好,黄昏的阳台餐桌,再飘来一丝凉风。 待到来年,再来重品那句"春来竹笋可入诗"吧。
107评论
22 7月
【库尔勒香梨冰雪粥】 距离和神秘是美好情愫的守护者,可能没有之一。 美食;地理;美食地理。 鲜脆多汁的库尔勒香梨,我从水果铺买来品尝。在遥远的异域土地上,牧羊人归家,从树上摘下,消乏解渴。 人就是这样,满足不了口腹,心不安分;满足了口腹,心更不安分。 渴望甘甜的时候,我惦记着香梨;咀嚼甘甜的时候,只剩下库尔勒。 它在的远方,是向往已久的西域大地。 翻开收藏的图片,雪山的圣洁,草原的茵绿,野花的绚烂。纵然阅过千百次,我的降服也不会少一次。 既然,库尔勒撩拨了我,那么,香梨就要负责到底。 去除青衣,肤白如雪。在你的身旁,还有同样雪白的银耳与大米。 就让你们的主人,对着心驰神往的风景,喝上一碗心旷神怡的<库尔勒香梨冰雪粥>吧。
141评论
佐粥咸鸭蛋 天气闷热,粥来拯救我。
39评论
21 7月
【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书生实在不敢再废话。 这道传世名肴,倘若你去请教成都老大爷,保重了,定是要抓住你,不摆上半晌龙门阵誓不罢休。 它的江湖地位,牢不可撼。 它的传统血脉,流淌念想。 一千个四川家庭,就有一千道鱼香肉丝。人们本想遵循最地道的菜谱,却不料想烹饪出了百味人间。 它可以是孙儿对祖母的回忆,也可以是小女对父亲的牵挂。 而那个小两口窗外飘扬的鱼香味,又会是怎样的小小幸福。 食之唇齿,味落心间。 佳肴的魔法在于,触及心绪彼岸的一刻,它可以升华成一切味道。 食物的内涵,千万不要企图去抓住它的边际。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那些传统菜。
218评论
16 7月
豆瓣鱼
53评论
14 7月
红油凉拌千张丝 我一直秉承一个观点,豆制品是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奇妙食材。 就算蛋白质充盈了它富足的肉身,却还是无能为力剥夺它素净的灵魂。璀璨的筵席之上,它可以默默无闻低调出场,一如一道家常小葱豆腐;也可以技惊四座高调登堂,一如一道精致大煮干丝。 雅俗共赏。 草根里的优雅,高贵中的亲和。 周末,刮躁闷热,不愿肉腻的摧残,又不甘青蔬的寡淡。 凉拌千张丝,书生嘴角一动,就它了!甚至不用上炉开火,多么惬意。再配上一杯樱桃泡酒,啧啧,拿笔来! 凉拌菜最考验的是刀功。而舞刀弄筷,向来不是书生畏惧的。 刀起刀落,亭亭玉立纤纤细丝,欣然出落。伴以辣油,轻点红妆。我要为你美美地"咔嚓"一张。 做人若是能像豆食一样,富足素净,真是一种美妙的的境界。可是,书生成不了一个豆人。 不过,好在,至少还是一枚豆果儿。
160评论
11 7月
苏式焖肉面 作为一名虔诚的面食狂热者,乐于尝试千汁百面。 生于巴蜀大地的我,对烟雨江南的焖肉面早已蠢蠢欲动,跃跃欲试。若说川式面食的灵魂是泼辣,那么苏式面条该为小桥流水般的清婉。 今日,书生就奉上苏式焖肉面。当然,惟恐有不正不宗之处,我更乐意称它为"书式焖肉面"。 倘若哪位江南的朋友路过,还望不吝指点一二,胜为感激。 临了兴起,打上一首油诗: 巴蜀莽书生, 江南清秀才, 灶台偶相遇, 面面相觑了。 哪日去到苏州,定是要去朱鸿兴的面馆膜拜一番才好!
144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