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打开豆果美食App阅读全文

取消 确认
【酵母版曼煎糕】Apam Balik的做法 点击查看大图

【酵母版曼煎糕】Apam Balik

浏览 10.6万 · 收藏 1760
将做法保存到手机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豆果美食



曼煎糕是马来西亚大街小巷都可以找到的小食,我喜欢周末早市的时候买一大块的慢煎糕,一边逛早市,一边吃。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来源,提起晚清名臣左宗棠,大家都知道有在美国几乎每一家中国餐厅都会有的左公雞,却鲜少有人知道滿/曼煎糕。 网上找来马来西亚饮食界名人的的一段说明: “相傳咸豐五年(1855年) 太平軍入福建,左宗棠率清兵前往平定,為了讓軍隊吃飽且不擾民,他決定將傳統鹹味煎餅給加以改良,利用福建盛產的蔗糖和花生碾碎,撒在已發酵鬆軟的煎餅上成為甜食煎糕,使士兵容易入口,且攜帶方便,於是這種煎糕便漸漸在福建尤其泉州一帶流傳開來,成為經濟實惠,食用方便的街頭小吃;後來也流傳到台灣,以及隨著早期閩藉移民的步履帶來了南洋。 在福建泉州及台灣金門,這種煎糕叫做“滿煎糕”,傳到台灣稱為“麵煎餅”,下了南洋,於檳城登岸後則化作福建方言“曼煎粿”(Ban Chang Kueh),中文寫成“曼煎糕”或“慢煎糕”,到了怡保則稱為“大塊麵”,南下吉隆坡一帶廣東人把它誤稱為“煎燶包”(其實煎燶包是另種傳統煎餅的名稱),再到新加坡,則寫成 “麵煎糕”或 “米煎糕”。 原鄉對這食物名稱中的滿字有兩種解釋,一為“滿清”之食,與左宗棠有關,另個則因為它用圓形大煎盤製作,麵糊倒入後會“漲滿”整個煎盤而得名。至於後來如何演變成南洋化的“曼慢麵米”, 就可能是經過方言的變奏與一廂情願的誤解了。 所以把“滿”變成了音譯的“曼”,再聯想成製程上的“慢”時,似乎已脫胎成很南洋風的一則傳奇,再加上近30多年來,除了保存傳統的大煎盤製作外,更出現大量接合印尼爪哇一帶的kueh terang bulan,而創造出另種小型薄脆的新版本,配料也從原先簡單的花生碎和糖外,變化出教人眼花撩亂的多種甜鹹口味。" 我曾经做过泡发粉版的曼煎糕,味道很不错但是口感比较接近西式的pancake,马来西亚的曼煎糕是口感上比较有嚼劲的,带点微微的碱水味道。我搜了相当久都找不到一个好的方子,后来就凭自己的记忆,摸索了好几次,用酵母和碱水做出了和夜市里买的味道一样的曼煎糕。
食材清单 加入采购清单
1小时以上   |   配菜(中级)
烹饪步骤
小贴士

注:煎饼的馅料也可用果酱、奶酪、巧克力豆、榛子酱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发布于 2020-05-26

换个做法

曼煎糕的其他做法

曼煎糕的相关分类

曼煎糕的相关推荐

回到豆果美食首页
即将离开微信
打开“豆果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