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泡豆
把黄豆挑选一下,捡去霉烂坏豆与杂质,清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6小时以上。如果天太热,期间更换一次水。注意:豆子很吃水,水量需要是豆子的两倍以上
2煮豆子
将泡好的豆子捞到锅里,重新加入清水,煮一个半小时左右,再关火焖30分钟,至豆子用手可以轻轻碾碎很面的状态
3摊凉
煮好的豆子用镂空的容器控一下水,至水不再往下滴的状态(不需要晾得非常干),摊开晾晾
4裹面
晾凉之后每一斤豆子裹上4两左右的面粉,翻拌均匀,让每一粒豆子都均匀的粘上面粉。
5捂豆
找一个干净透气的竹匾或者竹席,将裹好面的豆子均匀的铺在上面,豆子的厚度在2厘米左右,就是三四个豆子差不多,不要太厚了,热量散不出去,也不要太薄了,豆子很容易变干,也不容易长菌丝。然后用一个透气的纱布之类盖在豆子上(保温和防蚊蝇用),之后就不要动了,静等长出菌丝
6等待
温度在25~30之间,菌丝长得很快,两三天就长好;如果气温20~25度,约一星期长好,温度低于20度或者高于30度,就不要捂豆了,不适合米曲霉的生长
捂豆过程中,豆子长出菌丝也会发热,有条件的可以放个温度计在豆子下边,温度高于35度时需要翻堆,以免过热。但是经验不足的话,翻堆会影响菌丝生长。所以婆婆的做法就是比较懒人的,不动,一直等到菌丝都长出来,但是前提是豆子厚度要铺得合适
第三天,长满黄绿色菌丝。长到这个程度豆子就捂好了,可以拿去晒了。如果长出了黑色菌丝或者其它来历不明的颜色的菌,就捂坏了,建议扔掉,不要乱吃!
10晾晒储存
放到大太阳下晾晒,晾干就可以长时间保存了。等到有连续的晴天,就可以用来下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