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打开豆果美食App阅读全文

取消 确认
山西风味:太谷饼的做法 点击查看大图

山西风味:太谷饼

浏览 67318 · 收藏 489 · 学做 1
将做法保存到手机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豆果美食



孔氏家族的太谷饼传奇 太谷县是中国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的出生地,在孔氏家族里,人人都爱吃太谷饼,孔祥熙的三姨太更是对它情有独钟。即使是吃着满桌的山珍海味,餐桌上没有太谷饼也会索然无味。三姨太吃太谷饼吃上了瘾,天长日久也长了本事。有一个小插曲可以佐证。孔府厨房有个年轻厨师,对小作坊制作出的太谷饼很好奇也很不服气,于是便仿照太谷饼的样子制作了一次。他把试制品当作太谷饼送给三姨太吃,三姨太一口就尝出饼味不对,发了火。正好此时,太谷饼铺掌柜来给三姨太送饼,饼铺掌柜一眼就看出盘子里的太谷饼上撒的白芝麻不均匀、色泽深暗,不是他们制作的,说这是冒牌货。孔府厨房那位年轻厨师,不得不佩服三姨太的口味,更佩服太谷饼铺的技艺。 1934年,蒋介石来到太谷探亲,看望他的大姐夫孔祥熙。相传,孔祥熙为了迎接他的连襟买了一座宅院,按照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进行了一番修葺,不仅古色古香,还有地方特色。 山西,在蒋介石的印象中是个穷乡僻壤,当然不会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然而,当孔祥熙请他品尝家乡特产太谷饼时,那甜而不腻、酥软爽口的口感使蒋介石大为惊讶。他摸着光头,连声说,想不到在山西能有这么好吃的东西。蒋介石很喜欢太谷饼,不仅因为好吃,还因为太谷饼适宜他没牙的缺憾,咬起来不那么费劲。于是他便想将太谷饼面点铺迁到金陵。孔祥熙看出了连襟的意思,没等他开口,便采取了先声夺人之法,讲起古来。说慈禧庚子年逃难到长安,途经太谷,吃了太谷饼也说好,回京途中,在太谷打尖小憩,还没忘记太谷饼,顿顿膳食都要吃,临走时,还下旨要太谷饼面点铺随驾进京,可没想到小小的太谷饼面点铺不想离开故士,居然抗旨不愿随驾进京。太谷巨贾曹家闻听此事,在慈禧面前给太谷饼面点铺讲了个情,慈禧这才给了曹家面子。孔祥熙讲这个古的含义,是告诉蒋介石,你虽有和慈禧一样的权力,但你免开尊口,别打太谷饼的主意。别说太谷饼不愿意跟你走,你姐夫我孔祥熙,也不愿意把我故乡这块金字招牌挂到金陵城里去。蒋介石早已心领神会他这位大姐夫讲古的用意,两个人都会心地笑了。 后来,孔家定居台湾,临行前,凭着和太谷饼面点铺掌柜的情谊,孔家派了一名年轻厨师,在饼铺学了一手制作太谷饼的手艺。到了台湾后,制作的太谷饼专供孔家享用,也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太谷饼走出孔家门,它独特的风味在台湾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凡和孔家有点关系的人都登门讨要,孔家大方,没多有少都叫他们满意而归。当时,在台湾能吃到太谷饼,或能作为礼品馈赠亲友,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所以在历史上,太谷饼的行销地域已经大大超过了烤炉面饼和糕点的范围。大部分产品经过装箱邮寄、商客携带、车马运输等手段销于全国各地。特别是近几年来,加工厂为满足人民需要,在保持传统工艺配料基础上,又有新的改进,实行了机械化生产,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凡路过或前往太谷的旅客,都可买到太谷饼带向四面八方。
食材清单 加入采购清单
1小时以上   |   配菜(中级)
烹饪步骤
小贴士

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这是山西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夸山西土产”时唱的歌,也正是这首歌让太谷饼名誉天下,成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太谷饼,是一种面制炉烤的实心饼,直径为12cm、厚1.5cm,薄厚均匀,表皮呈茶黄色,粘有脱皮的芝麻。字最早叫甘饼,当地俗称“干饼”、“烧饼”,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在太谷城东南沟子村有一家由襄垣人开的“饼面铺”,由老字号“文堂”继承了这一技艺,闻名于省内外,后改名为太谷饼。 太谷饼有两大特点:第一是质优价廉。酥而不硬,软而不皮;香甜兼有,百食不厌。第二是具有糕点特色。太谷饼不仅鲜食时香、酥、软、可口,而且即使储存一月以后再食,味道亦不变。此外,咀嚼时利口、不粘牙,可以说是老幼皆宜。 生产历史悠久的太谷饼,清朝末年已行销京、津、西安、兰州、包头、张家口等地。它的生产和明清太谷商业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关于太谷饼有个传说,明末清初,太谷县由于交通便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发布于 2011-05-17

换个做法

太谷饼的相关分类

太谷饼的相关推荐

回到豆果美食首页
即将离开微信
打开“豆果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