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补凉鸡汤打边炉 火锅的养生吃法
打边炉是什么?有的人说是火锅的一个分支,但有的人觉得打边炉和火锅属于不同的派别。尤其是一些广东本地的老一辈人,如果你跟他们说打边炉是火锅,他们会跟你急跟你辩论。火锅的灵魂在于火锅料,多数吃的是牛羊肉等这类红肉。而打边炉的精髓在于清汤底,是根据广东的地区的气候特性而诞生的一种煮法,多以吃鸡肉、海鲜为主,突出食物原汁原味的鲜美。 在不少老一辈广东人眼中,火锅用重口味材料掩盖了食物本身的鲜味,不利于健康,吃了容易上火。打边炉才是最好的吃法,讲究的老广会用清补凉材料和大骨头或者鸡肉来熬煮汤底,这汤清凉滋补可直接装来喝,也可以拿来烫肉烫菜。吃到最后连汤底都全部喝完,那才够爽。然而火锅的汤底,红彤彤一片,还飘着厚厚的油,谁要敢喝那火锅汤底,是傻了还是勇气可嘉。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别具广东特色的清补凉汤底的做法,熬好汤底是关键,这样打边炉好吃不怕上火。 最后一种食材,老广常拿来打边炉。但是我家唯一一个北方人桐爸表示惊呆了,他说是很奇葩的吃法。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步骤1/13
点击查看大图
首先将鸡剁块,大概1到1.5斤。这里不是熬老火汤,不要选用老母鸡,否则肉质太老不好嚼。清补凉的搭配可以有很多种,如红枣、枸杞、玉竹、淮山、麦冬、百合、土茯苓、莲子等都是常见的材料。自己不懂搭配可以去专业药店咨询。不过在广东地区,一般市场的杂货店都有卖。
-
步骤2/13
点击查看大图
先用臻米升降火锅来熬清补凉鸡汤。锅中装适量的水,鸡肉冷水入锅,待水煮开后,倒入姜片和清补凉一起煮。如果汤面上有泡沫,需用汤勺撇走。
-
步骤3/13
点击查看大图
大概火锅模式最小火煮1小时左右就可以。此时可以给家人装一碗汤来喝,不过记得加少许盐调味。
-
步骤4/13
点击查看大图
按一下上升按钮,提篮会升起将鸡肉和清补凉全部沥起来。鸡肉趁热蘸汁吃,肉质细嫩鲜美。
-
步骤5/13
点击查看大图
夹完鸡肉和红枣后,将提篮取出,倒掉清补凉渣后,再重新将提篮放入火锅中。
-
步骤6/13
点击查看大图
现在打边炉的汤底已经准备好,可以开始随意烫菜。一般广东人打边炉喜欢用脆肉皖鱼、贝壳类、虾蟹,丸子、菌类、鸭血鹅肠、各种蔬菜等。今天我特意一早去买菜,发现偌大个市场都没有卖脆肉皖,老板说广东这气候还不是打边炉的季节,要等十月份才开始上市。不过想想我们一家三口人也吃不了太多,就简单买了半只鸡、虾、各种丸子、午餐肉、香菇、腐竹、豆腐、金针菇、莲藕、土豆、腐竹、生菜和油麦菜。
-
步骤7/13
点击查看大图
按火锅上升/下降键,将各种食材放入提篮。
-
步骤8/13
点击查看大图
再按一下按钮,提篮下降到鸡汤中开始煮。等食材煮熟后,再按一下上升/下降按钮,提篮会将全部食材提起,这样吃火锅特别方便,也不怕有食物被遗漏导致煮太久不好吃。
-
步骤9/13
点击查看大图
打边炉肯定得有蘸汁,我做了辣与不辣两种蒜蓉酱汁,满足家人不同的口味需求。做法很简单,适量油爆香蒜蓉,倒入特鲜酱油加热一下就可以。喜欢辣的,将小米椒与蒜蓉一同爆香,再倒入特鲜酱油煮一下就可以。这种酱汁很百搭,蘸鱼虾、丸子、蔬菜都很不错。
-
步骤10/13
点击查看大图
吃得差不多了,最后的压轴出场:汤圆。身为北方人的桐爸觉得很奇怪,广东人打边炉还吃汤圆?准确来说不是所有广东人都如此,不过在我记忆中我们家一直如此。即使吃得再饱,到最后总会留一点空间给香甜软糯的汤圆。汤圆怎么煮?可以直接将汤圆放入锅中煮,或者将汤底换成清水后煮汤圆。哈哈,我还挺喜欢这样吃的。
-
步骤11/13
点击查看大图
打边炉更适合大家热热闹闹一起吃。
-
步骤12/13
点击查看大图
养生又鲜美的打边炉,这个冬天怎能少得了它!
-
最后一步
点击查看大图
一起来享用吧!
清补凉的搭配可以有很多种,如红枣、枸杞、玉竹、淮山、麦冬、百合、土茯苓、莲子等都是常见的材料。自己不懂搭配可以去专业药店咨询。不过在广东地区,一般市场的杂货店都有卖。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发布于 2019-09-22
清补凉鸡汤打边炉的相关分类
清补凉鸡汤打边炉的相关推荐
-
天冷就要打边炉#好吃不上火#
317484人看过 -
#巨下饭的家常菜#电饭煲里的美味焖饭 夏天不再热火朝天
6220426人看过 -
白菜豆腐鸡蛋汤
178178人看过 -
黄豆猪蹄汤--滋补可以如此简单
11871429人看过 -
黄焖鸡#本周热榜#
990337人看过 -
好吃到飞起!豆腐这样做,米饭不够吃
18453246人看过 -
粤菜经典:白切鸡
565301人看过 -
超级好吃的酱油火腿蛋炒饭
14095888人看过 -
霸王别姬
101392人看过 -
真的绝了~红烧肉~口感软糯香甜,肥而不腻,巨巨下饭!!
932940人看过 -
豆豉排骨
32736人看过 -
姜蓉蘸料
202795人看过